作者:雨嫻醫師

本章目次:

一、一般檢查
二、實驗室檢查

一、一般檢查

1. 身高與體重

體重要考慮到與身高的平衡,和身高相稱的體重稱為理想體重(IBW);肥胖是指體內有過多的脂肪,但測量脂肪含量較為困難,因此目前有理想體重法及身體質量指數(body mass index, 簡稱BMI)等方法來界定肥胖。以下為計算公式:

身體質量指數(BMI)=實際體重(公斤)/身高(公尺)²

肥胖的定義(依BMI值):

2. 體脂肪率

體脂肪計檢查,體內脂肪含量可判斷個體肥胖程度;其原理乃利用阻抗原理,阻抗較低者表示身體組成肌肉部分較多,脂肪較少;反之為脂肪較多,肌肉較少。


3. 腰臀比

所謂腰臀比是站立著用皮尺測量腰圍最大值及臀圍最大值,然後再用腰圍除以臀圍所得的比值就是「腰臀比」。

正常人的腰臀比:

男性是0.85~0.9
女性是0.75~0.8

經過統計分析發現腰臀比高,得心臟血管疾病的機會也就愈高

4. 血壓(BP)

血壓是指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在動脈血管內所產生的壓力。量度血壓的單位叫毫米水銀(mmHg)。血壓不會恆久不變,常會隨一天的時間、季節、室溫及疲勞程度或精神壓力而變化。因此,在不同的場合下,至少量三次血壓,才能斷定是否患有高血壓,因有些人做健康檢查常會產生緊張感,此也應納入評估。


5. 牙齒:

口腔衛生一直是健康的死角,鮮少人會認真注意,以致於齲齒(蛀牙)及牙周病發生率相當高。造成齲齒原因?有多項因素,其中最主要的是:
細菌、含糖食品、
酸、牙齒蛀牙

(1)牙菌斑:及唾液中的黏液素、口腔黏膜脫落細胞及細菌等混合物,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薄膜,這薄膜會讓口腔的細菌駐足在牙齒表面,並改變酸鹼值造成牙齒脫鈣,形成容易蛀牙的環境。

(2)食物:又黏又甜的雙糖類,最容易殘留在牙齒上,經細菌的酵素作用產生足夠的酸,進而影響琺瑯質的結構,這對牙齒的健康將造成很大的傷害。

(4)宿主:
在牙齒的結構上,如果鈣化愈完全(顏色較黃)且含氟量高者,則在酸中較有抵抗力;此外,唾液中有大量抗菌酵素和免疫球蛋白,也就是說唾液是能殺菌的,可抑制牙菌斑中的細菌,所以牙齒的鈣化是否完全、唾液分泌的多寡也是關係著牙齒的健康。

6. 胸部X光檢查

利用放射線穿透人體,以X光片上的黑化部分(即透過的部分)和白化部分(即組織構造),來觀察人體內部。除檢查肺部組織之外,也可做為觀察心臟、肋骨、脊柱及部分胃、腸的方法。

二、實驗室檢查

1.尿液檢查:

泌尿系統會將血液從全身組織中帶回的廢物,連同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。當身體某處有異常時,則無法排泄廢物或者會將不該排出的物質混在尿液中排出。

1. 尿蛋白:

正常人尿液中含有微量蛋白質,應呈陰性(-)或疑似(+/-)反應,若成陽性,有可能是下列因素:
(1)生理:肌肉運動過度、冷水浴過久或食入過多蛋白質等。
(2)姿勢:有的人站立過久會產生尿蛋白。
(3)病理:腎小球病變、腎病症候群、發高燒、妊娠毒血症等。

2. 潛血:

正常人尿中沒有血液,測定尿中是否有帶血,尿中沒有血呈陰性(-),若尿中有血呈陽性(+)。少部分的人於劇烈運動後會發生血尿。血尿的原因有:尿路結石、感染、攝護腺肥大、腎臟發炎或泌尿系統癌症等。

若尿液放置過久、女性生理期、吃大量維他命C等情形可能造成假陽性。

3. 尿糖:

正常情況下尿中沒有糖份,應為陰性(-)或微量糖份(+/-)出現。若尿糖為陽性則應考慮是否為糖尿病、胰臟炎、肝病變、甲狀腺疾病等疾病。建議至診所詳加檢查。

4. 尿酮:

當身體缺乏胰島素時,糖份無法進入細胞提供ATP,身體會轉而分解脂肪做為能量來源,脂肪在分解的過程中,會釋放酮體(Ketone)至血液,再經由尿液排出,因此高血酮或當尿酮呈「陽性」時,表示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或胰島素作用相對不足,顯示糖尿病控制狀況不佳。當血液裡的酮體累積過多,身體就會發生酮酸中毒,並可能會造成昏迷,甚至死亡。若尿酮體陽性(1+)是可不用太擔心的。因為有些人空腹飢餓過久(空腹健檢),身體的三酸甘油脂會代謝成酮體,這時候就可能產生尿酮。

5.尿酸:

尿酸是由人體內的胺基酸及核酸代謝而來,或吃進食物中的普林所分解出來的代謝物(如菇類)。一般而言,人體自行分解的尿酸約佔體內含量的 80%,剩下 20% 由飲食所產生,而 1 天所產生的尿酸量約為 750 毫克,其中約有 500 毫克的尿酸可以經由腎臟轉換,隨著尿液排出體外。尿酸高者可藉由飲食改善,如喝牛奶、補充維他命C、咖啡、蔬果、多喝水等。若尿酸過高,有可能痛風,屆時則可能必須依賴藥物。

2.血液檢查:

1. B型肝炎

B型肝炎的HB病毒,在血清學上會呈現三種不同的抗原體系,分別是表面抗原、核心抗原及e抗原,而每個抗原都有相對的抗體,它們各代表著不同的臨床意義;因此,透過抽血檢查血清中的B型肝炎抗原體系,便可得知體內有無感染B型肝炎病毒。

B型肝炎表面抗原-HBsAg?

B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有一層蛋白質,稱為表面抗原。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,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,也就是B型肝炎帶原者。

何謂B型肝炎表面抗體HBsAb?

抗體是人體製造出來對抗抗原的物質,稱之為表面抗體。B型肝炎表面抗體陽性,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存在,對B型肝炎病毒具免疫力,不怕感染。B型肝炎表面抗體陰性,表示體內沒有B型肝炎表面抗體,可能是B型肝炎帶原者(B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),或者從未受到B型肝炎病毒的感染,而且對B型肝炎病毒沒有抵抗力。

B型肝炎抗原、抗體的判讀表:

2. 肝機能GOT、GPT檢查

GOT與GPT人體輔助製成胺基酸的酵素,存在於各組織器內,其中GOT主畏分布在心臟、肝臟、骨骼肌之中,GPT則幾乎都存在肝臟中。當這些部位罹患疾病時、細胞受到破壞時,GOT與GPT便會被釋放出,流入血液中,因此檢驗血液中GOT與GPT值,即可知肝臟的健康狀況。

3. 梅毒血清反應VDRL

梅毒是最古老的一種性病,病原為梅毒螺旋體,主要由性交或血液而傳染,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狀,也可能無症狀,需靠驗血才能得知結果。

VDRL為篩檢梅毒最常用的方法,呈陽性時表示可能罹患梅毒或因其他疾病造成的偽陽性,因為有許多疾病都可能造成VDRL出現陽性反應,如:病毒感染、細菌感染、及一些自體免疫疾病等。所以當VDRL檢查為陽性反應時,需進一步作TPHA(梅毒螺旋菌體血球凝集試驗)來加以確認。

4. 紅血球RBC

紅血球的功能是存在身體的組織細胞中,擔任搬運氧氣、排除二氧化碳之氣體交換任務,紅血球數目過高,可能患有紅血球增生症或地中海型貧血。一般而言,紅血球數目男性低於350萬個,女性低於300萬個即稱之貧血。

5. 白血球WBC

白血球具有抵抗外來細菌的能力,為身體組織、細胞間擔任防禦工作。當身體某部位有發炎情形或組織壞死時白血球數會增加,但孕婦或激烈運動後,其數值亦有增加現象;白血球減少時,可能為病毒感染、惡性或再生不良性貧血或自體免疫疾病等導致。

6. 血色素Hb

血色素存在於紅血球中,是攜帶氧氣的重要物質。血色素過高可能為紅血球增生症;血色素減少或不正常,可能為低血色素貧血或缺鐵性貧血。一般而言在10g/dl以下即為貧血。血紅素低者,建議食用含鐵食物如「紅肉、葡萄等」,並搭配規律運動。

7. 血球比容Hct

為某一定容積中的血液紅血球存在的比例,是作為瞭解貧血的程度。一般而言,血球比容比率高,可能有脫水或多血症;太低時則可能是貧血。

8. 血小板PLT

血小板在出血時有止血的功能,當血小板數目減少時,體內容易出血,反之則容易發生血栓。一般而言,患有紅血球增多症、慢性骨髓性白血病、骨髓纖維慢性感染症,血小板會增高;而發生血小板減少則可能與紫斑症、肝硬化、再生不良性貧血、白血病有關。

9. 總膽固醇

膽固醇是體內最具代表性的脂質,它是製造腎上腺皮質賀爾蒙及消化性膽汁酸的材料,為人體不可或缺的部分。過高時易導致動脈硬化等成人病,且高血壓、腎病變、膽道阻塞及中風等罹患的機率也會增加;若膽固醇太低,則見於貧血、肝障礙或營養不良等情況。

參考資料:
[圖] 高血壓-健康2.0 : https://reurl.cc/Yd8Daa